推薦兩部神劇《寄生蟲》和《燃燒》細思極恐的秘密,果然是神作!
推薦兩部神劇《寄生蟲》和《燃燒》細思極恐的秘密,果然是神作!
1.誰是寄生蟲?
首先我們將電影分為三個階梯的家庭:
上流社會(樸家):樸社長、蓮喬、多惠、多頌
半地下室(金家):基宇、基婷、基澤、金太太
地下密室(雯光家):雯光、雯光老公
這三家人分別代表了三個階層,很舒適的活著、很艱難的茍活、活不下去的邊緣。樸家站在生存食物鏈的頂端(極少),金家屬于食物鏈的中下層(極多),也是支撐金字塔的基礎,而雯光家屬于食物鏈的低端(極少),他們三家所代表的群體構架的社會結構如棗核狀態。
最早雯光和老公寄生在樸家,生活也算得過且過,直到金家闖入他們的生活后,并設計圈套將她驅逐出樸家,此時金家成了第二代寄生蟲,但是整個穩固的寄生生態亂套了,所以地下世界最先被曝光,接著金家的陰謀也被揭穿,此時這兩家人都屬于金家的寄生蟲,他們相互擁有消滅對方的定時炸彈,無論哪家先引爆導火線,雙方都會同歸于盡,此時兩家人是共生的關系,完全可以相互合作繼續寄生于樸家。
但是金家并不喜歡這種惶恐不安的生活,他要的是絕對的安全,所以沒有計劃才是最好的計劃,基澤告訴一對兒女,就當什么都沒發生過,因為他打算徹底鏟除雯光夫婦這個隱患,如果成功將恢復到以前的生活狀態,可惜結局一發不可收拾。
樸家看似是下層人的宿主,他們可以隨意撤換傭人,但是他們很難離開傭人這個群體,所以他們和下層人是共生關系,因為兩個群體是互相協作關系。
2.殺死樸社長的動機
許多人都認為基澤殺死樸社長有些突兀,因為他倆沒有直接的矛盾,但是我們分析下所有事件的深層關聯,會決定此處的安排是十分巧妙的。
當金家人全部逆襲慶祝成功時,金媽媽就說了句,如果樸社長回來,你這個人,會像蟑螂一樣躲起來。這里已經嚴重傷害了基澤的自尊心,徹底激怒他了,因為媽媽潛意識將他們劃分成兩類人了。
之后他們偷聽樸家夫婦夜聊時,說他們身上有股擠地鐵的惡臭味,這是樸社長對金家第二重侮辱,雖然說者無心,但是聽者有意。
如果說以上兩點只是精神層面的受辱,那么血宴大屠殺則是身心蓄積怨氣的爆發點。
基澤在殺樸社長之前,發生了三件事,足以讓他對世界產生絕望的想法,對上層人傾瀉所有怨念。
?A.兒子打的生死不明
B.女兒也在死亡的邊緣
C.妻子身處險境,隨時有喪失的可能。
而樸家的人只是袖手旁觀,冷漠的看著他家破人亡,為了搶救只是受到驚嚇的兒子,卻置他們一家人生死不顧,原本他想著開車送女兒去醫院,結果樸社長直接要走他的鑰匙,并且以作嘔的表情面對他們這群蟑螂。
在殺樸社長之前,電影特意給出基澤回望家人處境的特寫,以及樸社長那作嘔的表情,他臉上除了憤怒就是絕望的表情,斷然選擇去結束樸社長的性命,完成最后的反抗,是十分合情合理的。
扔鑰匙是一個細節,筆者推測基澤是故意將鑰匙仍在妻子附近,為了讓樸家人能卷入這場大亂斗,趁機救妻子一命,結果適得其反,反而徹底激怒他。
3.隱喻分析
氣味
從表面看,電影以氣味為線索,慢慢揭開窮人的身份,并且制造矛盾的對立,氣味將貧富兩劃分為兩個階級,甚至已經劃分成兩個物種了,有惡臭味是一個物種,沒有氣味是一個物種,當樸社長落荒而逃時,從沒有考慮金家人的生死,從他作嘔的表情能看出,他們根本沒把群人看做同類,所以袖手旁觀也是自然而然。正如劉慈欣《贍養上帝》中所言,當科技能改造人時,貧富群體將是兩個物種。
地下室
電影中有兩種地下室,一種是金家所住的半地下室,房子一般空間漏出地面,而樸家的防空洞式深層地下室,內部的密封與陰暗簡直是活地獄,地下密室和地上別墅儼然構成兩個對立的世界,一明一暗,一窮一富,一地獄一天堂。
石頭
從朋友送基宇那塊山水石頭后,基宇就走上了人生的逆襲之路,但是他從始至終都將那塊石頭帶在身上,當所有的謊言被揭穿后,基宇回到被水淹沒的地下室,那塊石頭浮起來了,愿意一切不過是泡沫幻影,石頭是假的,他們的逆襲就如同那塊石頭一樣,一場大雨將他們的偽裝清洗的一干二凈,他們的本質都全盤暴露。
而基宇一直無法離開石頭,是因為他的成功全都建立在謊言之上,內心是惶恐不安的,所以需要用石頭壓住,才能踏實睡覺。
馬桶
奉俊昊對于著馬桶的鏡頭銜接是十分微妙的,此處有些 樸贊郁剪輯的風格,此種表現方式是平行剪輯,將一些相似鏡頭無縫銜接一起,讓觀眾產生錯覺。
兩個馬桶,兩個地下室,雯光在馬桶嘔吐,而基婷的馬桶卻噴出污水,給人一種錯覺,兩個馬桶被同一根管道連接,基婷這邊噴涌的臟水仿佛雯光發泄的污濁,包括后來兩人的對話都似乎從連通下水管互傳,基婷接受著雯光靈魂式拷問。
摩爾碼
基宇和多頌同樣都是童軍,但是功底不扎實的多頌始終沒能解開求救摩爾斯碼,而錯把“help”解成“holp”了,本來完全可以提前阻止這起大亂殺的,卻導致結局失控。而基宇卻將父親發送的信號徹底翻譯清楚了
越線
樸社長多次提到基澤越線了,這里的越線表面是指他平時給基澤安排工作,基澤卻總問他原因,比如老問他與太太的關系。
4.邏輯問題
《寄生蟲》畢竟是一部商業片,要以強故事性去迎合觀眾,所以難免會有不少邏輯層面的問題。
比如基澤一家人是下層人,如何獲得的那些上等傭人的技能,基澤有能力上任家教,但是基婷偽裝成藝術家,把女主人騙的團團轉,有些牽強了,其次是他爸能勝任一位10年車齡的司機,他媽一個沒見過世面的人,是如何滿足樸太太那些復雜要求的食物,以及管理整個家族,畢竟是新手,卻是把樸家人設定得太傻。
一個家族一個月內頻繁把家里的司機和管家就換了,家里一次性大換血,難道樸家人不會覺得異常嗎?和一個東西把員工都洗牌了一樣,正常人很顯然是能察覺的。
總而言之,《寄生蟲》相比《燃燒》這類藝術片已經很通俗了,缺失一些邏輯也是瑕不掩瑜,它能如此受歡迎,還不是因為人類對類型片有天生的本能執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