<track id="fxszf"></track>

首頁 > 歷史

百家爭鳴與儒家孔子和而不同 四書五經六經

歷史 10-18

  百家爭鳴與儒家

  春秋末期和戰國時期學術思想界自由爭論的局面。春秋戰國時期由于社會生產力的提高,社會制度發生巨大變革,代表社會不同利益群體的思想家紛紛著書立說,形成了儒、道、法、兵、墨、名、陰陽、縱橫、農、雜等學術流派,諸子百家圍繞天道觀、認識論、禮法制度、社會倫理、名實關系以及政治主張等問題進行大論戰。百家爭鳴對當時學術、文化的發展有極大的推動作用,對后世的思想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。

  諸子百家

 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各個學派及其代表人物的總稱。春秋戰國時期,由于社會生產力的提高,社會制度發生巨大變革,代表不同利益群體的思想家紛紛著書立說,呈現出諸子林立、百家爭鳴的局面?!稘h書•藝文志》記載:“諸子百八十九家。”諸子百家之稱由此起。諸子,指各學派的代表人物,有孔子、老子、墨子、孟子、荀子、莊子、管子、孫子等;百家,指各學派,主要有儒家、墨家、名家、法家、道家、陰陽家等。諸子百家為我國古代的學術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
  軸心時代

  德國思想家雅斯貝爾斯提出的概念。1949年,雅斯貝爾斯在《歷史的起源與目標》一書中認為,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是人類文明的軸心時代,在北緯30度上下的古希臘、以色列、中國、印度等幾個文明中心發生了劇烈的思想文化變革,孕育出古希臘的蘇格拉底和柏拉圖、以色列猶太教的先知們、印度的釋迦牟尼、中國的孔子和老子等偉大的精神導師,他們提出的思想原則塑造了不同的文化傳統。軸心時代的文化超越和突破了原始文化,開始用理智的方法、道德的方式來面對世界。

  儒家

  由孔子創立并由后世儒生所發展的儒家學派??鬃釉诖呵锬┠陝摿⑷寮覍W派,戰國時,儒家與墨家并稱顯學,代表人物有孟子、荀子。漢武帝“罷黜百家、獨尊儒術”,奉儒家為正統。漢唐儒學以注疏之學為主,宋明理學以義理之學為主。儒家學說以“仁"為中心,崇尚禮樂和仁義,提倡忠恕、中庸之道。政治上主張德治和仁政,重視禮義教化,竭力維護"君君、臣臣、父父、子子"的等級制度。儒家學說統治中國學術思想2000余年,對后世影響深遠。

  孔子

  春秋末期思想家、教育家、儒家創始人??鬃?,名丘,字仲尼,魯國人。曾任中下級官吏,后聚徒講學。為宣傳政治主張,周游列國,終不見用。晚年回魯,編訂《春秋》,整理《詩》《書》等文獻。其思想核心是“仁”凄求統治者為政以德,反對苛政和任意刑殺;主張克己復禮和正名,維護舊秩序;對鬼神采取敬而遠之的態度;教育上提出有教無類、因材施教。其主要言論保存在《論語》中??鬃拥膶W說后被改造成正統思想,對后世影響深遠。

  禮、仁

  儒家學說的核心概念。禮是西周的等級名分制度,規定了一整套合乎尊卑等級身份的儀禮規范,是指導人們行為的基本準則??鬃犹岢思簭投Y,以恢復周*L為己任,要求人的行為符合“禮"的準則。仁,指人與人之間的關系,孔子將其作為人的道德規范核心,內容包括愛人;忠恕、孝悌、克己復禮等。禮與仁關系密切,禮是仁的表現形式,仁是禮的實質體現。禮、仁為歷代儒學家不斷發展并賦予新的內涵,在中國傳統社會中具有重要意義。

  有教無類

  孔子的教育思想之一。語出《論語•衛靈公》。類,類別和區別。有教無類,意為對學生應一視同仁、平等對待,施以同等的教育,不因其貴賤、貧富而有所區別。西周及以前,實行世卿世祿制,學在官府,只有貴族及其子弟才有接受教育的權利與機會??鬃铀饺宿k學,打破了學在官府的格局,不論貧富、貴賤、地域,孔子都同樣對其進行教誨。有教無類使平民也有了受教育的機會,推進了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,為諸子百家爭鳴奠定了基礎。

  和而不同

  儒家提出的君子處世原則。語出《論語•子路》,子曰:"君子和而不同,小人同而不和。”“和”是指不同事物的和諧與統一,“同”是指相同事物的簡單相加或不含差異的同一。“和而不同"要求君子在保持獨立人格或個性的同時,與和自己嗜好不同、意見不一的人相處。君子與他人的和,是一種保持個性、講原則的和,而不是同流合污。這一思想源于西周末年史伯的“和實生物,同則不繼”。和而不同的人生處世原則對中國古代士大夫的人格影響深重。

  四書五經

  儒家經典四書和五經的合稱。四書即《大學》《中庸》《論語》《孟子》?!洞髮W》《中庸》是《禮記》的兩篇,《論語》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語錄集,《孟子》主要記載孟子的言行。朱熹作《四書章句集注》,“四書”之名正式確立,宋以后成為科舉取士的標準用書。五經即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易》《春秋》,相傳經孔子整理、刪定?!对姟肥亲钤绲脑娂?《書》即《尚書》,為上古文獻的匯編;《易》是占卜用書;《禮》即《儀禮》,記載各種禮儀;《春秋》是最早的編年體史書。五經是研究古代制度、文化的寶貴資料。

  六經

  儒家六部經典著作的合稱。即《詩》《書》《禮》《樂》《易》《春秋》,相傳由孔子編訂成書?!对姟芳础对娊洝?是最早的詩集,由風、雅、頌組成;《書》即《尚書》,為上古歷史文獻的匯編;《禮》即《儀禮》,是周代朝聘、婚喪等禮儀制度的匯編;《易》是最早的占卜用書;《春秋》是孔子在魯國史書的基礎上修訂而成,是最早的編年體史書。其中《樂》有名無書,或毀于秦末焚書,故通常稱為五經。漢武帝獨尊儒術,奠定了儒家經典“五經”的獨尊地位,對中國古代政治、思想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。

版權聲明

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,不代表本站立場。綦江在線網上有所的信息來源于互聯網和綦江在線無關,如有侵權請指出,我們立刻刪除,本站不負任何法律責任。

留言與評論(共有 0 條評論)
   
驗證碼:

綦江在線-讓世界了解重慶綦江區

綦江在線-今日綦江新聞門戶

| 浙ICP備05082053號-1

使用手機軟件掃描微信二維碼

關注我們可獲取更多熱點資訊

南通崇川区有玩的足浴店,南通崇川区哪有小巷子玩,崇州哪个足浴可以做,崇川区spa推荐